再談「頭腦近視」
我曾在前篇文章中提到,孩子因為「胃熱」造成他們「聽」或「看」出現了誤差,因此對於外界事物的詮釋有了偏差,而所謂的「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孩子並不是就只有專注力差、過動、衝動等特質,事實上他們是一群因為「脾胃系統出現障礙導致大腦思考系統發生困難的病患」。
然而由於表現出來的表象是以「行為脫序」最引人注意,因此常被世人誤以為只是「行為發生問題」。
這樣的思考方式普遍存在於目前的西醫學界,可惜這樣的看法並不能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而這樣的思考也導致在治療上的偏差,以為從大腦皮質解決即可,卻錯失從全面性思考問題的癥結。
在我所治療過的近三百位過動兒中,九成以上都有脾胃系統方面的問題,而在我所做的衛生署的實證醫學研究中,初步隨機所做的三十位精神科確定診斷的「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並服西藥半年至一年的病患,百分之一百都有「胃熱」的症狀。
證據告訴我們醫學界應該重視病患除了行為學上,其他的困難也需醫學界正視並認真研究。
在實證醫學上,我們的確發現在1977年有一篇論文提及在治療過動兒上,若針對便秘做治療,有半數的人有很好的進步與反應。
然而經過三十年,並沒有更進一步的研究或論文提及便秘與過動兒的關係,原因並不清楚。
對於過動兒的研究,後來的趨勢多半以精神科為主,大腦器質性的變化成為主要的研究焦點,而一般的問題因此就被忽略,值得醫學界的人好好反省。
換句話說,現在西醫學對於疾病分科的情形,對於病人真正罹患疾病的原因反而會有偏頗的看法,才是目前西醫界面臨的最大考驗。
那麼為什麼我敢如此大膽的假設過動兒的問題主要來自脾胃系統而非大腦?
那是因為所有的「胃熱」病患並不侷限於孩童,同樣出現在大人的身上,而患有「胃熱」的成人更可以將問題說得更清楚。
通常他們都真的會有「胃熱熱」的情形,手心流汗或手心熱的情形也會存在,坐不住或情緒不穩的情形也會出現,在所謂大腦的狀況則會出現頭腦空空、想的和說的不一致、眼睛出現震動、與人說話的時候不能對焦太久會不舒服、幻聽…等。
也許有醫學界的人會辯稱也許病人同時出現脾胃系統與大腦系統的問題。
然而從神經醫學的觀點來看,對於上述問題我們幾乎無法定位出問題的病灶,而眼睛出現震動可能發生在腦幹或松果體(pineal gland),但必須有其他的相關症狀或醫學證據。
然而最重要的是,當我們用中藥治療他們的胃熱情況,上述的症狀即獲得減緩甚至消失﹗
這讓我們強烈懷疑過動兒的問題根本不在大腦而在脾胃系統﹗
如果我們再把問題放在過動兒身上,「頭腦空空」造成過動兒有失神的現象、「想的和說的不一致」導致人際關係出現問題、「眼睛出現震動」導致他們無法專注、「與人說話的時候不能對焦太久會不舒服」導致他們說話時無法看著人、「幻聽」導致他們會誤解外界的事物。
當我走筆至此,我的心情是沉重的,也有一些毛骨悚然的感覺。
我是一位從事神經醫學近二十年的醫師,我最親愛的兒子在身體上承受這樣的困難這麼多年,我竟然在剛開始的數年裏,總是誤會他是故意的或偷懶的或沒有教養的,我是他最親愛的媽媽,更是中華民國合格的神經專科醫師,我竟然沒有在一開始就發覺他的困難…。
我讓孩子在剛開始的幾年獨自承受來自他身體的困難,並且不時用打罵教育「處罰」他的「過錯」。無論我所受的醫學教育或我是母親這樣的角色都無助於我了解孩子的困境,我想人類的無知或許是橫逆於所有關係之上的。
何其幸運的是,我還擁有中醫觀點的管道,透過中醫的哲理,我重新找回關愛孩子的方法,並且確實了解孩子所處的困境。
我不再追悔過往的無知與遺憾,因為我明白追悔無益於孩子的成長,我只有期待自己用畢生的力量與智慧協助仍在受苦的孩子與父母,
這或許也是老天讓我成為一位過動兒母親的人間任務吧﹗